玩转留学魔方
尊敬的客户,欢迎咨询天材教育一对一辅导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济南外国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2019-12-05浏览次数:1015次文章来源:天材教育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2019.1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蹊径。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这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

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了论证。

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蹊径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在对唐诗的继承中有创新。

B.唐代诗人普遍不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物,而是会以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为抒情主人公。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哨所设在人迹罕至的大风口。当地的老百姓说,山上一年只刮两次风,夏天一次,冬天一次,一次刮半年。

冬天里的风刮起来的时候,山上除了军装就再也看不见绿色,方圆几十里除了山就是光秃秃的石头。

大风刮了一天一夜,轮到新兵站哨了,一点也没有停歇的意思。

好像连山都刮散了,眼前飞沙走石,灰蒙蒙啥也看不清,耳朵里只听见呜呜的风声。不时有拳大的石头甩到哨位前。

一块石头滚进来,恰巧滚到新兵脚下。新兵用脚踢踢石头,发现石头会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鸟。

鸟一只翅膀耷拉着,显然是受伤了;腿上也有血,准是风刮起的石头砸的。鸟羽毛散乱,眼睛一睁一闭,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疼的,浑身哆嗦。新兵蹲下身子仔细看,鸟比麻雀大,比灰喜鹊小,秃尾巴,全身灰白,尾巴有一点黑毛。新兵不懂鸟,不认识这是什么鸟,想了想,就把鸟塞进军大衣的袖筒里暖和着。

下哨了,新兵小心翼翼两手把鸟捧回宿舍,找来剩米饭喂它。灰鸟见了生人也不害怕,瘸着腿一下一下艰难地吞米粒,吞一下仰一下脖子。老兵正在弹吉他,笑了,说:“看我的。”他先是轻轻顺毛抚摸鸟的身子,拿茶缸盛来半缸子温水,又找来药涂在伤口上,拿来绷带给它包扎。鸟吃饱喝足,拖拉伤腿在桌上走了一圈,啪嗒拉一摊屎,把新兵老兵都逗笑了。

两人商量给鸟起个名字。

老兵逗新兵说,这鸟秃毛乌灰,真丑,叫老丑吧。

新兵不愿意听,说,我看挺俊,叫美美。

新兵有个女同学叫美美,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话。想起她,新兵心里暖暖的。

转眼冬天的风刮过了,夏天的风刮起来。山变得绿乎乎的,石缝里钻出草和矮灌木。美美腿伤好了,却不愿意飞走。新兵上哨,美美就在哨所附近的石头缝里找东西吃,要不就站在石头上用细细的喙梳理羽毛。新兵下哨,它忽前忽后,像个小跑腿儿,扑棱扑棱往回跑。开饭的时候,新兵给它也盛一小盘米饭。吃不饱,它在盘子边站着不走;吃饱了,就扑棱扑棱跑回去,蜷缩到床角睡觉。美美不是来时的样子了,变得又胖又笨,像只半大鸡,翅膀好像拖不动笨身子,忽达忽达飞不了几步远。羽毛却变得水滑光亮,脱去一层绒毛,长出的新羽毛黑白花相间,细看还真的有点漂亮。

没有美美的时候,新兵下了哨就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着想着就会偷偷流泪。老兵下了哨也是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谈了两年的对象,想退伍后安排工作,想着想着就会发愁。有了美美,两个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新兵想家的时候,就和美美说话;老兵发愁的时候,也和美美说话;美美咕噜咕噜的小眼睛瞪圆了,你说什么她听什么,高兴了咕咕叫,不高兴了也咕咕叫。美美咕咕一叫,新兵就不想家了,老兵也不发愁了。

这天,新兵在宿舍里和美美说话,连长突然领着班长、排长上山查岗来了。新兵手忙脚乱地把美美放进抽屉。

按照条例,营房不得喂养宠物,不得收留和部队无关的动物。违反者要受到纪律处分。

连长满意地巡视一遍,然后坐在桌前和新兵说话。新兵吓得心里怦怦跳。

恰恰就在这时,抽屉里突然一声清脆的鸣叫。连长疑惑地一拉抽屉,美美几个月吃饱喝足,身材肥胖,在抽屉里憋得难受,憋出一泡稀屎来。新兵心都凉了,完了,露馅了。

美美不知道自己闯祸了,神气地在桌上走来走去,还咕咕地叫了几声。

新兵脸都吓黄了。

连长黑着脸,问:“哪弄来的鸟?”

新兵不敢回答,也不敢不回答,声音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我……”

老兵抢断他的话:“连长,这鸟是我养的。您处分我吧!”

新兵泪簌簌地流:“连长,处分我吧。让鸟留下,它会陪人说话。”

老兵几乎哽咽了:“连长,千万别赶它走,和它说话,就不想家了。”

连长不理他,从窗户往外看,好大一阵子没回头,好像一直看远处的山。看了一会儿,低下头慢慢地说:“通信员,明天到城里买个像样的鸟笼子。连个笼子都没有,像什么养鸟的样子?”

很快,山下的战士们都知道山上哨所有一只鸟。战士们传说,这只鸟不但会说话,会唱歌,还会给人跳舞解闷。战士们还发起给鸟起名的活动,有的说应该叫山里红,有的说应该叫边关月,还起了佳佳、团团、圆圆等等,文书专门查过书,说这鸟应该叫山雀。

连长听了说,尽扯淡!我们就叫它百灵!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哨所环境的恶劣,哨兵生活的单调、枯燥以及精神的贫瘠,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哨兵深切的同情。

B.“鸟吃饱喝足,拖拉伤腿在桌上走了一圈,啪嗒拉一摊屎”“在抽屉里憋得难受,憋出一泡稀屎来”,这两处描述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C.本文叙述饱含诗意,既体现在诗性的情节建构上,还体现在充满诗性语言铺陈的描写上,如画线段落对老兵新兵的描写,富有韵律。

D.“连长不理他,从窗户往外看,好大一阵子没回头,好像一直看远处的山”,表明连长内心被触动,对新兵老兵在哨所的处境感同身受。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开头前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6.本文题目《美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8.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5分)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卜算子·漫兴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②,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年),作者61岁,被罢官退隐于铅山时所作。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题目“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之作。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抒发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和心中郁闷。

B. 词中的李广,实则词人的自我写照。为其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南宋统治集团。

C. 下阙四句,作者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

D. 此篇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与众不同,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话说的极其风趣,实则带泪的微笑。

12.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7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从听者感受角度,写乐曲声中途停止时效果的两句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抒写自己毕生之苦的诗句是:               ,                。

(4)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6)《声声慢》中词人李清照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诗句是:                 ,                  。

(7)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身的,孔子告诉他就是"恕"字。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           。

(8)启发引导是需要时机的,只有在学生经过用心思考之后还想不清楚、说不出来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正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所言:               ,              。

(9)君子以言行一致为美德,以言过其行为为可耻。正如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所言:                        。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4.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百舸争流(gě)       着脑  (zháo)      讪讪(shàn)   

B.青青子衿 (jīn)     讷讷(nè)          红绡 (xiāo)

C.周公吐哺 (bǔ)      (qiǎng)        贾人 (gǔ)

D.然中开(hōng)     荻花(dí)          纶巾 (guān)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          樯橹灰飞烟灭。      挂帆的桅杆。      

B.少无适俗韵       情致          烟涛微茫信难求    确实、实在

C.使快弹数曲       快速          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时

D.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憔悴损                 极,表示程度很深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迷花倚石忽已暝     昏暗        怅寥廓              失意,不畅快

B.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痛        秋月春风等闲度      平常

C.暮去朝来颜色故     旧、老      元嘉草草            轻率

D.渌水荡漾清猿啼     凄清        这次第              光景

1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白居易,中唐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词的代表。

D.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作品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微信“变脸”用了一秒,(         )。伽利略说过,“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的确,科技成果的取得从来都不是________,而是异常艰辛的。经过科学家15年的________,砥砺前行,2016年年底,“风云四号”卫星终于成功发射升空,国人________。在轨测试期间,“风云四号”卫星就为2017年5月北方地区严重沙尘、6月特大暴雨、6月底至7月初南方持续降水以及“苗柏”“南玛都”台风等的预警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在众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风云四号”的研制过程,也带动了众多科技型民企的发展,惠及工业、农业和民生等众多领域。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静止气象卫星、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15分钟生成一张地球圆盘图……这些科技术语或许很多人________难以弄懂,但他们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当我们再次仰望浩渺星空时,会知道那里有一个“亲戚”,在尽职尽责地守望着祖国,也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撇下好奇、探究的科学种子。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蹴而就      栉风沐雨   欢欣鼓舞   一时半刻

B.一挥而就      风餐露宿   欢欣鼓舞   一朝一夕

C.一蹴而就      栉风沐雨   拍手称快   一朝一夕

D.一挥而就      风餐露宿   拍手称快   一时半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

B.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C.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改善了国家形象。

D.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背后却是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       B.它背后15年的努力却是中国科学家的

C.在它的背后中国科学家却努力了15年   D.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却在背后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你或许遭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或许听见有人感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但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带来最单纯的爱和感动,让我们不经意间就泪流满面。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其实也没那么糟。

给你一双慧眼,你能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B(A 曲解文意。原文用的“但”表示强调,不是代表“更多”。C 强加因果。苏黄两人的风格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D 理解不当。唐诗已达中国古典诗歌史的高峰,宋人努 力让宋诗与之比肩。原文的“与”是介词,前后的对象不可调换。)

2. D(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为证明宋诗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3.D(原文是“超越了雕润绚烂”。)

4.A

5.①描写出哨所环境的恶劣,以及老兵新兵生活的单调。②歌颂了军人身上凝聚的不惧艰辛的精神力量。③为后文救治照料美美以及连长允许养鸟的情节做了铺垫。

6.①指鸟的活泼之美,带给哨兵心灵上的慰藉。②指军人的奉献之美,为了国家和人民,军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③指部队生活的人情之美,连长爱护士兵,大家都关心小鸟。

7.C
8.B(《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9.C(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
10. (1)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因”“张”“别”各一分,句意两分)
(2)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意”“宿”“就”“叹伏”各一分,句意一分)

11. C   “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错误。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修葺乡间住宅的田园生活景象。表面上很自信,其实是自我解嘲。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故选C。

12. ①用典,表达词人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②对比,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词人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③反语,有朝一日恢复汉代官制,选举“力田”,看来是非我莫属了。表面微笑,实则心酸自嘲。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表现手法,并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前两联,用李广与李蔡二人进行比较,词人用李广骁勇善战之典故并将李广战功卓著却未封侯与其堂弟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故运用的是对比手法;借李广和李蔡的故事来抒发心中的不平,上阕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史记》叙李广事,曾以其堂弟李蔡作为反衬。故为典故的表现手法。“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运用的是反语的手法来自嘲。答题时,要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

1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选C.樯(qiáng)

15.选C.快:畅快; 暂:忽然

16.选B.  苦:极。

17.选A.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18.A(“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根据语境,应用“一蹴而就”。“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语境强调奔波劳碌,且未明确涉及“旅途或野外生活”,用“栉风沐雨”。“欢欣鼓舞”,形容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拍手称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根据语境,应用“欢欣鼓舞”。“一时半刻”和“一朝一夕”,指非常短的时间。二者语义相近,用于此处均可。)

19. C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提高”与“形象”搭配不当;二是语序不当,“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及大地……国家形象”程度轻,应放在前边。)

20.A(分析比较四个选项,“背后”承接微信“变脸”事件,与前文衔接更紧密,而“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则与后文内容密切关联,语言简洁,据此可知,A项最恰当。

 

参考译文:

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
   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位呢。” 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
   不久李觉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