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结构和高考的模拟试卷基本保持一致,主要体现在大纲理念、试卷结构、题目数量以及题型等方面。本次试卷的命制,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获取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描述阐释能力、论证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整份试卷结构覆盖面较广,主干知识反复考察,凸显历史学科属性。中国史与世界史所占比重较稳妥,体现了对中国史的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安排合理,选修教材必修化,还原历史的完整性。试卷命题形式多样,选材多元,除文字材料外,还涉及图片、图表、地图等多种形式。整份试卷贴近教学实际、关注生活实际,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具体题型考点分析:
选择题仍然强调主干知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运用的灵活性,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例如题2、4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题7和15一道题目考察了多个知识点。总体来说,材料设置形式多样,选项设置总体贴近学生认知。
材料分析题集中在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几大专题,出题形式符合山东新高考的模式,突出考察学生的关键能力,每道题目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题19以历史事件列表、贸易数据表格以及相关史料为材料,考察19世纪英美两国关系的变化。每一道题目里都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多种能力。
复习建议:
本次考试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所考察的知识点细致、综合,要求学生在复习时,梳理考点,抓住高考关注的“必备知识”;突出重点,掌握必考的重要史实、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掌握阶段特征,建立知识体系,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材料分析思路和做题技巧,做题时提高准确度。
对于基础较扎实、知识体系较完整的学生来说,主要目标是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规范,进行组合训练,全面提升。在进行各种规范训练的同时,以某一模块为抓手,尝试多角度切入,融会贯通主干知识。通过综合考试、拓展阅读、单题突破、真题再练、错题重做等方式合理搭配、交叉进行,全面提高阅读理解、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建立知识体系,灵活掌握所学,活学活用。